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機關事務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推動構建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公物倉體系,近日,國管局開發建設的全國公物倉應用服務平臺(https://qggwc.ggj.gov.cn)上線試運行。首批接入的有中央國家機關70多個部門及所屬7400多家單位公物倉和青海省、河北省、湖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省級公物倉。
全國公物倉應用服務平臺上線試運行,是國管局在國有資產管理領域大力落實落細節約節儉要求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國管局將公物倉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堅持過緊日子的重要抓手,多管齊下、統籌推進公物倉全國“一張網”建設,著力盤活用好存量資產。
全國公物倉應用服務平臺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三項原則。一是堅持節約集約、提高效能。在配置環節,要求優先從公物倉中調劑配置,減少購置。在使用環節,強調資產修復性使用,推進大型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在處置環節,對達到使用年限但仍具有使用價值的資產,及時修舊利舊,調劑使用。同時,倡導以“虛擬倉”形式推進公物倉建設,不鼓勵盲目興建、大建實體倉,減少總體投入,加強信息共享。二是堅持因地制宜、分批推進。中央層面先行先試,各部門機關本級公物倉建成率達84.27%,稅務總局、農業農村部等多個部門在全系統部署推動資產盤活再利用;發揮基層首創經驗,指導國家發展改革委、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等43家單位在功能拓展、機制優化、統一管理等領域開展公物倉創新試點建設;各省市分批接入全國公物倉應用服務平臺,尚未開發信息平臺的地區可以直接使用地方版,已有信息平臺的地區“一對一”接入,打通全國范圍內資產調劑共享的信息“堵點”。三是堅持系統集成、統籌建設。在業務功能上,全國公物倉應用服務平臺資產具有調劑利用、共享共用、周轉使用、租賃配置、罰沒資產管理等五大功能;在資產類別上,涵蓋房屋、車輛、土地、家具、設備等各類資產;在工作推進上,組織召開部分省市、部門公物倉建設研討會,開展工作調研;在制度標準上,推進公物倉建設管理領域國家標準制定工作,提升調劑共享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下一步,國管局將與各級機關事務管理部門上下聯動、同向發力,以全國公物倉應用服務平臺為依托,加快構建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現代公物倉體系,推動資產調劑共享在全國范圍內“大循環”,實現存量資產盤活的整體效益最大化。
(轉自國管局官微)
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 地址:上海市人民大道200號 ?|? 電話:23111111
工作時間:9:00—18:00 (國定節假日除外)
滬ICP備:2021016245號-2?|? 政府網站標識碼:3100000106 ?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565號
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 地址:上海市人民大道200號 ?|? 電話:23111111
工作時間:9:00—18:00 (國定節假日除外)
滬ICP備:2021016245號-2?|? 政府網站標識碼:3100000106 ?
滬公網安備 31010102006565號